佳利電子承擔的“衛星/移動通信微波陶瓷元器件智能工廠”建設項目于近日獲批準立項為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2017年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

重磅!北斗星通旗下佳利電子智能工廠建設項目獲批準 立項2017年國家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專項
數字化車間與智能工廠建設項目
佳利電子數字化車間與智能工廠建設項目于2015年規劃實施,已于2016年獲批準立項為省級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示范項目,項目計劃于2019年底前全面建成衛星/移動通信微波陶瓷元器件智能工廠,項目代表產品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中智能可穿戴設備及3C產品、5G通信關鍵器件研制與產業化領域。
佳利電子智能工廠項目組織與管理架構
佳利電子智能工廠建設項目以聯合體方式組織實施,其中軟件集成商由為公司提供第一代ERP且專注于電子元器件行業管理軟件解決方案18年的軟件商承擔,裝備商由嘉興本地致力于電子元器件行業關鍵裝備與非標自動化設備研制的工程服務公司承擔,產學研聯合單位——浙江大學作為佳利電子自2000年開始共建產學研用科研創新載體的戰略合作單位,此次將承擔智能工廠粉料一體化生產線的能源監測系統設計與實施,并協助完成智能制造相關標準的制定。
佳利電子智能工廠總體架構圖
佳利電子于2014-2015年期間完成了各分廠的機器換人改造工作,實現了管理信息化和裝備自動化,智能工廠建設將以此為基礎,分步開展微波介質分廠和LTCC分廠300多臺套傳統設備的智能化改造,協同與集成制造過程中MES、ERP和PLM等工業軟件,新建微波介質陶瓷粉體一體化生產線、微波介質陶瓷成型燒結生產線、微波介質濾波器生產線、LTCC射頻陶瓷元器件生產線以及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導航型天線生產線,創建微波介質陶瓷材料和基礎元器件行業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生產新模式。項目完成后可實現生產效率提高29.7%,運營成本降低22.7%,產品升級周期縮短38%,產品不良品率降低33%,單位產值能耗降低15.25%。特別是項目創新實現了電子元器件數字化設計與關鍵性能和工藝的仿真分析,創新實現了電子元器件制造過程的多形態產品數據流轉和品質溯源,并重點攻克關鍵短板裝備——微波介質陶瓷粉體一體化生產線,創新核心工藝,實現粉料全密閉式智能化制備,填補本行業材料制備一體化生產模式的國內空白。
微波介質陶瓷材料粉料制備自動化生產線局部場景圖
佳利電子智能工廠項目總投資15332.4萬元,其中智能制造裝備投入金額13335.1萬元,項目自主創新改造和購置安全可控的智能制造裝備,確保裝備國產化率達到83.61% ,核心智能制造裝備國產化率達到91.69%。
項目技術總負責人尤源總經理帶領項目組成員,規劃以項目五年建設期,分別從傳統裝備自動化創新改造、生產現場自動化控制系統交互、數據采集和大數據挖掘、元器件一體化生產線建設分步實施,建成智能工廠。至2017月5月,項目已完成端面圖形刻蝕、微波干燥、測試、金屬化等核心工藝創新及85臺套關鍵設備自動化改造,已建成微波介質陶瓷材料粉料制備自動化生產線、微波介質陶瓷濾波器生產線以及LTCC射頻陶瓷元器件(一期)生產線,未來還將新建10條自動化生產線以及AGV智能物流配送系統與智能工廠控制中心,并開展微波介質陶瓷材料3D打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LTCC射頻陶瓷元器件及微波介質陶瓷濾波器生產線局部場景圖
佳利電子智能工廠項目的實施,將打破電子陶瓷材料制備工藝及裝備的高技術壁壘,彌補微波介質陶瓷粉料制備及基礎元器件制造裝備短板,帶動行業示范應用與發展,提升民族品牌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